全球200+接入点
实时监控各POP点运行情况
一键下发配置
硬件CPE、vCPE、APP、SDK等
自主研发的多款CPE,支持智能售货机、零售门店、中小办公室、数据中心等不同的应用场景。
提供安装包可部署在物理服务器、虚拟机和Docker容器等载体。
支持跨平台的集成,包括Windows、Android、iOS和Mac。
支持跨平台的客户端软件,包括Windows、Android、iOS和Mac。
全球200+POP点,采用专线和互联网混合组网架构
稳定可靠:消除拥塞、延迟及数据丢包问题
有效解决南北互通难题
基于应用的路由:根据DPI(深度报文检测)识别应用流量特征,自动选择适合的线路
自动筛选路径:根据端到端的线路,自动筛选多个适合的优质路径
动态优化极致骨干网的路由控制:绕开网络拥塞点,保障客户应用通讯品质
采用自主研发的私有隧道技术
端到端一次加解密,支持国密和AES256加密,客户自定义私钥
数据可拆分经由多条线路到达,安全系数高
POP点只负责数据转发,不对隧道数据进行二次拆包和封装
提供完善的ACL设置,加强系统访问的安全性
无公网地址组网方案,总部和分支都无需暴露任何公网地址,防止恶意攻击
将互联网、专线和4G聚合成一个线路资源池,共享带宽资源
自动选择最优线路,能进行应用无感知的毫秒级切换
4G备份,主线路故障时,关键应用自动切换到4G线路,保障关键业务且避免无谓成本
UDP优化:大幅降低丢包和抖动,融入自适应FEC,超强纠错
TCP优化:大幅改善网络的拥塞控制,实现网络带宽最优化使用
智能传输:支持智能压缩、去重技术,最高可节省97%的数据传输
自主研发基于云端的DPI技术,低端设备也可运行
能精确识别3000+主流应用和数十万个网站域名,为QoS和智能选路提供依据
QoS队列按优先级使用隧道带宽
基于DPI识别的QoS设置,系统自动判断应用优先级并做处理
CPE作为网关,控制上网流量,预留隧道带宽,保障隧道通讯的可靠性
无需专业IT人员,即插即用,自动完成上网配置
10分钟内即可部署完成
支持集群和主备两种高可靠部署模式
骨干网多路径:CPE选路有主备POP点路径,无感知切换
多线路接入,CPE可接入多条运营商线路,自动捆绑线路资源池,单条线路故障不影响业务
基于最优路径计算,网络节点间直接建立隧道,提升网络性能和速度
按需动态创建,减少FullMesh网络中的隧道数量
用户可按自己的业务意图来规划和设计网络架构,统一下发CPE设备配置。30+个可视化管理报表反映网络运行状况,如带宽速率、隧道质量、应用流量排行等。